back to news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可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

发布时间 / 2019-01-23 / 6322

最近,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荷兰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行为大脑研究》)杂志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在缺氧缺血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移植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可促进大鼠空间记忆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因此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的良好替代疗法,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图片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神经系统疾病,大约每1000名足月新生儿中就有1.5名患有该病,不仅对新生儿后期的神经发育极为不利,严重者更可发生残疾或死亡。

目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症状支持疗法,如通过低温治疗可改善中重度HIE早产儿的病情,但现有治疗手段不能修复该病患儿受损的脑神经,也不能促进神经再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促进神经再生治疗策略。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在组织修复再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比于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潜在致瘤性等安全原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受限,来源于脐带等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增殖潜能、自我更新以及显著的免疫调节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

既往有临床前研究证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均可改善缺氧缺血(HI)后的症状,但还没有证明哪种细胞类型具有更好的疗效并阐明可能的机制。

为了确定哪种细胞类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更有效,研究人员将PKH26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诱导的脑损伤新生大鼠体内。

通过TUNEL标记(见图1),评估大脑中的凋亡细胞数量,分别用髓鞘碱性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髓鞘再生和胶质增生,并采用莫里斯水迷宫检测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图片2

图1 皮层和纹状体中凋亡细胞的数量。TUNEL染色分析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组的凋亡细胞数少于纹状体的HI组


缺氧缺血后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可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防止纹状体神经元丢失,并显著改善28天恢复期后的大脑功能(见图2)。此外,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可增加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促进髓鞘再生。

图片3

图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出现在大脑中。两种细胞移植后第三天,在大脑皮层和胼胝体均发现PKH26染色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HuNu染色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论文作者之一,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杨超博士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损伤后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可显著改善大脑功能,促进神经行为学恢复。实验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后的恢复机制可能是由于移植细胞的旁分泌效应,旁分泌因子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同时还可促进神经干细胞龛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殖和分化,促进少突胶质细胞再生,从而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恢复。

因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都可能促进缺氧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的干细胞类型,对于该病全新治疗手段的开发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来源:四川新闻网

链接:http://cd.newssc.org/system/20190130/002603295.html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28-96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