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news

两捐干细胞,义救同一人

发布时间 / 2014-02-26 / 5668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很多人不敢尝试的,而今年24岁的罗锴完成了两次捐献,救助同一个白血病患者。5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罗锴在北京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了21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是青岛报名登记的首位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据了解,全国也仅有20余人两次捐献。

   5月11日记者采访获悉,岛城首位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罗锴在北京进行采集,救助的对象为同一名白血病患者。2010年5月,还是中国海洋大学学生的罗锴推迟出国,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未成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近日,该患者病情再度恶化,罗锴二话不说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这位刚19岁的患者生命。

 记者联系到罗锴的时候,已经是5月11日晚7时许,他刚刚睡了一觉醒来,出了医院到外面找“好吃的”。“今天捐献的时间比较长,一直躺在床上,也没怎么吃东西。”女朋友黄梦鸽在一边说,“医生还是说刚捐献完要吃一些清淡的。这次我陪他出来吃饭,名义上是带他吃好吃的,实际上是来监督他的。”刚成功地捐献完造血干细胞,罗锴和女朋友都显得很轻松。

 罗锴说,4月底他接到通知,说病人的病情非常不好,需要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5月2日他在老家体检,得知完全符合捐献条件后,当即买上飞机票飞抵北京。5月11日,经过观察和打动员剂符合条件后,北京空军总医院医生开始从罗锴体内采集造血干细胞。当日采集从早9时起一直到下午2时结束。经过医生分析,当日采集的量完全够被救助患者使用,这也就意味着罗锴圆满完成了第二次捐献。

 虽然国家规定捐献者和受助者的信息是不互通的,但是罗锴和患者还是通过网络等手段联系上了,知道对方是河北沧州人,今年19岁。患者还有一个哥哥,都要结婚了。因为弟弟病情恶化他又把婚房给卖了筹钱。这次,患者的父母联系上罗锴,感谢他两次救自己的孩子。

 在捐献完成后,专程赶到北京的青岛红十字会副会长苏海音、崂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鲁青向罗锴表示感谢和祝贺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也向他发放了荣誉证书。这次捐献后,罗锴成为岛城首名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据了解,在全国目前也只有20多位两次捐献。

链接

上次捐献距今两年
罗锴,贵州人,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0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

 2007年4月23日,还是大一新生的他在青岛报名登记成为一名捐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0年1月12日,根据中华骨髓库的通知,罗锴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2010年5月12日,罗锴踏上了前往济南的动车。2010年5月17日、18日,罗锴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分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共采集249毫升造血干细胞。

 罗锴:“这次不捐就前功尽弃了”

 据了解,罗锴在2010年5月捐献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为了能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罗锴推迟了出国留学的打算,6月份才到英国南开普敦大学留学,学习微电子专业。去年,罗锴回到老家贵阳。今年年初就在杭州找到工作,成为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院的一员。

 “我现在工作生活都挺好的,本来公司计划让我在5月底6月初到韩国总部去学习一段时间,但是正好又碰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又推迟了。”他说,得知患者的情况后他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跟单位领导说了情况后,公司也很支持,就把这次出国的计划推迟了。

 “这次捐献是省红会给我打电话的,一开始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没犹豫,就决定要来。”罗锴认为第一次他义无反顾地想帮这个患者延续生命,第二次不来觉得是一种前功尽弃,“只要捐献就能延续对方的生命,有希望让他康复,我觉得值得。”

 这两次捐献,罗锴身边都有女朋友黄梦鸽陪伴。罗锴说黄梦鸽对他的支持很重要,“毕竟捐献的时候身体还是不舒服的,需要一个比较亲近的人照顾。”据了解,黄梦鸽现在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这次请了一周的假来照顾他。“说实话,第一次捐献的时候我啥也没想,觉得他做的决定都是对的。这次我心里开始犯嘀咕。专门跑去咨询了血液科的医生,医生说没有事儿,我的心也才放下来。”黄梦鸽说,她一直陪在罗锴旁边,也看到罗锴“受罪”,看着针头那么大她就害怕,但罗锴很坚强。

 当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苏海音、崂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鲁青专程赶到北京看望罗锴,在其采集完成后又坐火车赶回了青岛。在王鲁青的眼里,罗锴是一位非常阳光的人,心态特别好。“他是全市首个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是我们的骄傲。像这种情况在全国也只有20多个,很难得”。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28-962593